自古以来就是农业社会中的民间传统艺术,“民以食为天”,一切的创作素材皆以食为主,捏面人在中国流传很广;又因南北的地形、气候而有文化上的不同。“南稻北麦”,因农作生产有别,捏面人的素材、方法与民间习俗都不尽相同,此事由来已久,最早出自于北方面食文化,北方种植小麦,以此为粮,并制作干粮、面饼,同现今的火烧饼、馒头、包子…等。
然而开始时,捏面人出自古代礼俗,对于天地神鬼的崇拜,据史料记载(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六》):“玄宗朝,海内殷赡,送葬者或当街高祭,张施帷幙,有假花、假果、粉人,面米长之属”。从中可看出面塑作为祭祀供品的运用。而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的墓葬中,曾出土─女俑从簸﹝摇米粒,去米糠﹞粮舂﹝去皮壳﹞到推磨杆面,真切生动的再现当时人们制作面饼的经过。墓葬中还有出土面稚女俑头部、男俑上半身,以及面制小猪。此遗迹距今有一千三百四十多年了,由此可知这项民间技艺起源很早。就男女俑及小猪来看,面塑在当时取代了生人陪葬的习俗,古代的祭祀活动是用真人来祭天地神灵的,就山东胶东人家来说,每逢岁末都要蒸制许多大枣馍馍,以备春节祭祖上供和食用。馍馍形状是圆的,上面挑起七孔,里镶入红枣。当地的老年人说,七孔表人的眼、耳、口、鼻。而莱州一带春节制作茧馍,其形似瓢,更像人头。可推之以面做俑,代替真人头祭祀。
相传孔明降服孟获后,班师回朝,途经泸水河,正准备渡江时,突然狂风大作,浪激千尺,鬼哭神嚎,大军无法渡江。此时孔明招来孟获问明原因,孟获回报:“两军交战,阵亡将卒无法返回故里与父母妻儿团聚,故在此兴风作浪,阻挠回程,军师若要渡江,须要四十九颗人头祭江,方可风平浪静。”孔明心想交战死伤难免,哪有太平之时,再杀四十九条人命。遂心生一计,即命厨子用米面为皮,内包黑牛白马之肉,捏塑出四十九颗人头,算准时辰,陈设香案,洒酒祭江,剎那风平浪静,万里无云,大军顺利渡江。宋朝高承《事物计原》云:“始于诸葛亮渡泸水,以面画人头而祭,故称馒头。”这就是馒头的典故,也是‘江米人’一名的由来。
面人流行于整个黄河流域,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山西、河南、河北、山东都有制作面人的习俗。各地称呼不同,但作法皆大同小异,如陕西合阳统称‘面花’﹝此称也是捏面人之学名﹞;关中叫‘面虎’;晋北、陕北及内蒙西部地方称‘面人人’;河北称‘面羊’;山东郎庄称‘面老虎’;河北广宗也叫‘面老虎’;胶东称‘升虫’‘花馍’;莱州叫‘巧饽饽’;还有些地方叫‘花糕’‘混沌’‘果实’等。南方人则称呼 ‘捏面人’‘江米人’;台湾泉州等地又叫‘妆糕人’‘米粿雕’‘糯米尬仔’。 这些地方上的名称可见得,面塑的多样性及丰富性。
面塑在过去在民间很普及,应用的范围也很广,不只局限在供奉上﹝庙会、祭神﹞,在民间日常生活中又作为一种吉祥性质的礼品相互赠送,泛用于婚葬嫁娶、寿日诞辰、节日庆典等民俗活动。因此兼有供奉、馈赠、玩赏、食用…..等多种用途。
由于人们生活水准的不断提高,多样化的赚钱渠道,过去以此谋生的艺人们也渐将老去,他们的传人大都已改行或根本就没有传人。
在这继往开来的新时代里,我们年轻的一代有责任和义务将这种美好的民间艺术继承下来。将‘妆糕人’产业化、艺术化、国际化;更要努力把妆糕人这种民间文化,推向艺术的颠峰,让国际艺术界读懂‘妆糕人’,它不再只是街头的小戏。‘妆糕人’可以走入寻常百姓家、走入艺术殿堂、走入酒店、办公等场所,成为精美饰品和收藏品。
苏梵 的‘妆糕人’历程
中国福建工艺美术名人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评审,中国民间工艺雕刻技师
中国泉州民间工艺美术家协会 理事
中国泉州民族民间文化保护遗产“妆糕人”艺术研究室
05年第四届福建省工艺美术精品大赛“争艳杯”获得银奖、优秀奖
05年“妈祖杯”获得铜奖
05年福建厦门旅游纪念品评选大赛获得群众欢迎纪念品奖
苏梵的作品充满神秘与幻想、艺术的灵光和希望,他精美的雕塑创作品,多年来在国内外的众多展览会上,受到世界各国嘉宾的极大欢迎。
他秉承几千年的文化遗产,中西结合,贰十年来,曾参与众多星级酒店、著名房地产、大型娱乐城、园林景观等室内外大型雕塑项目,达到了很好的企业效益及社会好评;对雕塑艺术成功走入市场,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04国际商品博览会,更让国内外采购商亮了一下眼球——将中国传统的“米塑”文化,融合中西手法和造型,创作了五百多件作品,展示于世人面前,展位前客商如潮。
近期还频繁接受烹饪界、教育界、旅游界、文化艺术界的邀请,进行作品展示、讲学和授课。
采访报道花絮:
96届国际商品博览会:广州卫星电台;广交会通讯"看大师捏面塑" 广州电视台 :《今日报道》 昔日街头艺 今进广交会
05年泉州第四届海丝文化节期间,福建省和泉州市的相关媒体都做了广泛的报道;
海峡都市报专访:壮汉·巧手·妆糕人(文图)
海峡都市报厝边:快乐星期天"妆糕人"走进社区
05年第九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厦门电视台、厦门日报、侨乡科技报、港澳台媒体都作了广泛报道
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工艺美术名人评选活动暨第四届福建省工艺美术精品“争艳杯”大赛,福建电视台、福州日报等媒体采访报道
泉州市鲤城区暑假少儿军训营"妆糕人"讲座;
06年元宵节泉州文庙妆糕人作品展览,福建影视广播电视台、泉州电视台、中央电视台CCTV2、海峡都市报、泉州晚报、东南早报等都做了广泛的报道;
06年5月4日中央电视台CCTV4频道现场直播、泉州电视台 各大报刊均做了报道
雕塑专刊《中国美术大鉴》、《创业之家》、《文联通讯》、21世纪首部中国民间艺术集锦大型文献史册<<中国民间艺术>>民间艺术家列传......
发表评论
请登录